端午前夕,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内开展主题为“粽香飘社区,‘船’承向未来”的文化体验活动。院长徐得志、党总支书记冯可可、副院长黄黎慧、任晋宇及辅导员原震与二十余名学子齐聚一堂,通过包粽子、制绿豆糕等传统手工艺体验,在沉浸式劳作中触摸端午文脉,让非遗种子悄然扎根。
主持人付元鹏热情开场,祝玉珏同学引经据典,将端午的厚重历史娓娓道来,让师生们深入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。“粽子小老师”彭楚涵随即登台,娴熟演示捋叶、填米、包裹、缠线的技法。

“哎呀,米又‘溜’出来了!”初次尝试的同学看着漏糯米的粽子哭笑不得。身旁的徐院长笑着接过:“别急,慢工出细活,你看,叶尖捏紧是关键,多练几次就是‘粽子工程师’了!” 黄院长化身“救场专家”,麻利地帮同学加固“快散架”的粽子,师生间的指导声、笑声此起彼伏。
粽香未散,绿豆糕制作接力登场。“绿豆糕小老师”杨晶示范揉捏粉团、压模成型。 一位同学尝试在糕体上雕刻小船,冯书记看到后眼睛一亮:“好创意!把专业特色‘刻’进传统美食,这就是活态传承!” 清甜的豆香混合着师生协作的温馨,弥漫整个空间。
活动最后,学院领导分别向同学们致以节日问候和殷殷嘱托。徐得志院长表示:“指尖包裹的,是千年的智慧。亲身参与,才是唤醒文化记忆、筑牢自信的根基!”黄黎慧副院长借包粽子寄语学生:“生活如包粽,偶有‘漏米’,用积极心态‘修补’,方能乘风破浪。”任晋宇副院长则结合专业特点指出:“扎紧实,粽子才成型;焊缝牢,巨轮方远航。这就是工匠精神!”冯可可书记总结道:“看到同学们专注的样子,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。希望大家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,共同谱写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新篇章!”
此次“非遗进社区”活动,是学院精心烹制的文化育人“大餐”。师生共聚,巧手劳作,笑语盈盈,不仅让粽香豆甜浸润心田,更将家国情怀、工匠精神无声融入节日氛围,在“一站式”社区沃土上,生动实践着立德树人、筑牢文化自信的使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