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沈晶
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多样化,促使高职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,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,尤其是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,既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,又满足不同行业、不同岗位对知识、技能的不同要求,契合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运学院大胆实践,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。
与国家政策对接 召收退役军人
“我是接到退役事务局的电话,通知我国家出了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,针对退役军人,可以免文化素质考核,通过测试,国家给出学费上大学。”作为首批享受到高职扩招政策的王同学如是说。
“77年的我,在学生中可以算年纪最大的了。很多人也问我,你都有家有口有超市了,为什么还要和这些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东西,完全没必要嘛。其实,我选择重返校园最大的目的是弥补遗憾。96年时我考上了财大,但当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军之路。退役回来了,开了家小超市,娶妻生子,一切按部就班,唯独遗憾当年放弃的大学路。”
“所以,当我知道国家的这个政策,第一时间就报名了,因为我的职业相对自由,为了学得更扎实,选择的脱产性质,学校也很照顾我,因为家就在附近,方便我给我办理了走读。”
与王同学情形完全不同的是94年的吴同学。
“说白了,我就是在社会上混不下去了,才选择回来学校,重新学习一技之长的。”
吴同学高中毕业就去部队了,退役后在社会打拼,一直从事销售类的工作。
“我当时到了瓶颈。不是说销售不好,但是真要往深了说,总感觉缺少‘看得见摸得着’的谋生手段和文凭。所以,在朋友圈刷到高职扩招的政策,然后国家针对退役军人还免学费,我就报名了。考上后,我选择了离职,专心回归校园学习。”
学院教学副院长黄黎慧表示,第一批扩招的学生,招生数量较少、分布专业面宽;同时,与普通学生在思想意识、行为能力、学习基础、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,给日常教学和管理带来考验。针对这一情况,学院采取单独指导、集中住宿、跟班教学等方式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与生源质量对接 中职生实行单招
“我当年的成绩上本科很悬,老师向我推荐高职单招考试,参加单独招生就不用参加高考,相对于高考侧重文化课方面的知识,单招考试更侧重技能方面的测试,所以我就选择了尝试,一下子就考上了。”19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小汤同学说道。
“是的,虽然上不了本科,但是能读高职也是很好的选择,可以学习一技之长,也能为社会做贡献。由于中职阶段的课程设置的关系,我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,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强,所以学校开设的公共课比如英语,和统招班的是不同的,更强调日常应用方面的能力;而在专业课和实训课,我们单招班会偏重和加强。”小李同学补充道。
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张伟老师介绍道,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针对单招进来的同学,实行分班教学,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。单招的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动手实践,而不太注重理论,因此,我们在强化他们的实践动手优势的同时,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,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当前社会急需的既能动手,又懂理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单独招生让中职学生有了更多选择,拓宽了他们上升的渠道,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,也契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,让这一部分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实现人生价值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,正如有教育学家说过,最好的教育,是最适合的教育。
与行业需求对接 校企联合培养
今年3月,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卓越海员班正式开班,此次校政企合作项目,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更高要求,是破解行业需求和学生职业素养难对接矛盾的全新尝试。
“无论是从提高自我技能还是增加就业竞争力,都是我选择加入卓越海员班的主要原因。首先从提高自我技能而言,学校的教育固然是非常重要的,但就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来说,卓越班的针对性显然更强,学校与公司的共同培养也会最大程度地强化我的个人职业技能。第二点就是在增加就业竞争力上,卓越班的开设可以减少择业这一步,毕业之后直接就业。当然就算日后选择别的地区去发展,卓越班的优势也是有的,因为这是由学校以及业内翘楚共同开设的,其口碑和影响力自然在业内不会差,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加就业竞争力。”通过选拔而加入卓越海员班的小刘同学考虑地很充分。
“我加入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可以早日上船赚美金!我家里条件不好,所以选择了航海技术专业,而现在又有卓越海员班,不仅专业学习更针对企业,还能更早一年上船,并且算海龄,对于我考取大证很有帮助。”来自山区的小李同学,家中只有母亲一人,所以考虑得更为实际。
党总支书记彭勤学解释道,此次在长江海事局的指导下,和企业联合启动卓越海员班计划,切合了国家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,学院将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,在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就业创业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等方面与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。
院长徐得志指出,在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的前提下,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实现人才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、培养方式、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,大力培养厚基础、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技能人才,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,从而实现学生、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。